解除警报是在敌空袭威胁已经解除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告知市民可以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解除警报音响信号规定为:连续鸣放一长声,时间为3分钟,它的特点是“无间隔”。
听到解除警报后我们该怎样做?
听到解除警报并不意味着危险不复存在,还会出现房屋倒塌、火灾,附近可能沾染放射性物质,可能染毒或染菌。因此,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清点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有组织地撤出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地带。
由于空袭打乱了社会和家庭的生产、生活秩序,为此各类人员应遵守战时的有关规定,协助有关部门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使受灾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各类人民防空专业队迅速查明遭敌空袭破坏的情况,消除空袭后果,作好防敌再次空袭的准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组织防空警报试鸣活动。警报试鸣日,多数城市规定为9月18日。但也有许多城市,将警报试鸣日规定为本市解放的时间或在过去战争中遭遇空袭的时间。警报试鸣一般为15分钟,依照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的顺序鸣响。其目的:一是全面检验防空警报设施及其控制设备的技术性能,检测鸣放效果,确保其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二是帮助群众辨别、熟悉和掌握防空警报信号的种类,提高人民群众在遇有战争或突发灾情时,通过准确辨别防空警报信号进行防护自救的能力。三是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增强居民的国防观念和人民防空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组织警报试鸣活动前,人民政府应提前五天发布公告,以免在试鸣时造成社会恐慌。
防空警报是城市防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战时用于人民防空,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鸣响的提醒人们防空的警报。平时用于抗灾救灾和突发事故情况下的灾情预报和紧急报知。根据空袭紧张程度,防空警报信号分为三种类型: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