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动员服务
空袭警报
时间:2023-10-30
来源:陕西省国防动员办公室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空袭警报是在敌空袭兵器临近城市上空,已经开始或者马上就要对城市目标实施攻击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

空袭警报音响信号规定为: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它的特点是“短间隔”。

听到空袭警报后我们该怎样做?

应就近进入人防工程隐蔽。如情况紧急无法进入人防工程时,要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

1. 室内:可到钢筋混凝土楼房的底层、走廊或底层楼梯下或在跨度较小的卫生间、厨房等处藏身。以上条件不具备时,也可在靠墙角的桌下、床下卧倒,要避开门窗和易燃、易爆物。

2. 公共场所:商店、影剧院、车站、码头的人员要利用地形地物分散隐蔽,不要慌张、拥挤、乱跑。可就近进入地下室、地铁车站或钢筋混凝土建筑底层等地方隐蔽,不要在高压线、油库等危险处停留。

3. 空旷地:可就近选择低洼地、路沟边、土堆旁、大树下隐蔽,迅速卧倒。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组织防空警报试鸣活动。警报试鸣日,多数城市规定为9月18日。但也有许多城市,将警报试鸣日规定为本市解放的时间或在过去战争中遭遇空袭的时间。警报试鸣一般为15分钟,依照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的顺序鸣响。其目的:一是全面检验防空警报设施及其控制设备的技术性能,检测鸣放效果,确保其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二是帮助群众辨别、熟悉和掌握防空警报信号的种类,提高人民群众在遇有战争或突发灾情时,通过准确辨别防空警报信号进行防护自救的能力。三是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增强居民的国防观念和人民防空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组织警报试鸣活动前,人民政府应提前五天发布公告,以免在试鸣时造成社会恐慌。

防空警报是城市防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战时用于人民防空,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鸣响的提醒人们防空的警报。平时用于抗灾救灾和突发事故情况下的灾情预报和紧急报知。根据空袭紧张程度,防空警报信号分为三种类型: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